学生工作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学生工作 > 梦想人文 > 正文
梦想人文

陈思和人文大讲堂

作者:  来源: 日期:2015-01-13 10:49:01   人气: 加入收藏 标签:

12月21日,上午9点,我校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的老师与同学准时到达了浙江图书馆二楼报告厅,此外,很多爱好文学的人也早早到场入座。场面如此庄重,是要干什么呢?

原来是浙江人文大讲堂第340讲在此正式开讲。浙江人文大讲堂由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与《钱江晚报》社于2005年4月联合推出,它以“大众、大家、大学”为号召,围绕历史文化传统、人生哲理和社会热点,采取“场—媒”联动的传播方式,邀请著名学者和社会名流(如刘心武、余秋雨、于丹、周国平等),每周六一讲,而此次讲座为本年度最后一讲,由浙江科技学院承办,有幸邀请到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教授、博导陈思和先生为主讲人,主题为“巴金晚年的理想主义”。

没有PPT,没有手稿,陈思和先生却讲得如行云流水般清晰流畅。从《随想录》到《再思录》,陈思和先生详细地跟观众讲了巴金的创作历程。巴金从七十四岁开始写《随想录》,写了整整八年。晚年的巴金,身体状况每况愈下,而他却笔耕不缀,手不能动了,巴老就把钢笔架在右手上,用左手推着右手,一笔一画,一字一句地“推”出一篇篇文章。

陈思和研究认为巴金作品拥有自由活泼、爱与友谊以及青春洋溢的朝气,即使晚年,作品中也有着与年轻人气息相同的伤感、痛苦、犹豫、软弱、疯狂等丰富的心灵世界。陈思和先生策划的“火凤凰文库”第一本就是编辑出版巴金先生在《随想录》之后陆续写的文章编成的一本小册子,巴金先生欣然为他取名《再思录》。据陈思和先生回忆,《再思录》编完后,他觉得薄薄的一本印出来有些草率,就联系巴金的女儿李小林,说能不能请巴金先生从中抽出一篇短文作序,而第二天李小林给陈思和先生打电话,表示父亲已经写好了《再思录》的序,并在电话里转述了这篇巴老在病床上口述的序——

“躺在病床上,无法拿笔,讲话无声,似乎前途渺茫。听着柴可夫斯基的第四交响乐,想起他的话,他说过:‘如果你在自己身上找不到欢乐,你就到人民中去吧,你会相信在苦难的生活中任然存在着欢乐。’他讲得多好啊!我想到我的读者,这个时候,我要对他们说的,也就是这几句话。”

当时李小林担心父亲引用的话有误,特地查了资料,发现除了原文中的“如果”记为了“假若”,其他一字不差。当时患了压缩性骨折而痛苦万分甚至提出过“安乐死”的巴老,居然能在口述的文章中如此清楚地说到在苦难中寻找欢乐。讲到这里,在场观众唏嘘不已,对巴金的创作精神无比敬佩,也对巴金晚年的创作生活有了形象深刻的认识。

上午11点多,讲座结束,而很多观众却不愿离去,纷纷走上讲台与陈思和先生探讨、合影并请他签名,气氛十分热烈!


上一条:用职业汉语能力搭建育才桥梁——大学教育与职业汉语能力
下一条:我院汉语言122班荣获校特优学风示范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