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学院动态

文学何处得以安放? ——现代文学的又一次焦虑

作者: 来源: 日期:2024-10-12 10:00:00  人气: 加入收藏 标签:

10月11日下午2:00—5:00,我校人文学院特邀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导刘勇教授做了长达3个小时的讲座与座谈。刘勇教授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马工程“20世纪中国文学史”首席专家,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刘勇教授讲座主题为“文学何处得以安放?——现代文学的又一次焦虑”。讲座由刘红英教授主持,叶院长、胡副院长、部分老师、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1.何为现代文学的焦虑

讲座伊始,刘勇教授结合时代背景,提出文学及其研究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他指出:国家明确指出要加快“新文科”建设,在强调文科要努力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背景下,“打通”文学与其他各个学科之间的壁垒,文学的“跨界”“跨域”势在必行。国家各类课题都在强调“问题意识”,文学研究也不例外。如今的文学研究不仅要提出问题,还要解决问题。文学,包括文学研究,应该重新思考其定位,突出当下的意义和价值。关于这个话题,刘教授提出了二个方面的反思,即文学研究的反思、文学创作的反思,在此基础上,他提出建设性意见,向大家分享了他对“文学心读与文学研究新出路”的思考。

2.关于文学研究的反思

  为了给大家带来更直观的感受,刘勇教授首先为大家简要介绍了2024年9月21-22日召开的“文学史视野中的中国现代经典作家研究学术讨论会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理事会”上各位青年学者的研究成果。其次,刘教授指出,目前的文学研究主要有两点不足:一是缺乏大格局,大关怀,大担当。指当代的一些年轻学者太过专注于“小材料,小分析,小得意”,太过于专注学术自身。二是缺乏对不确定性的研究。当代文学研究应该要积极跟踪生活、跟踪人生,特别是跟踪世界的不确定性。那些前沿性的、创新性的、探险性的材料,特别是未来发生的、未知的东西,其实是更值得研究的。

3.关于文学创作的反思

刘勇教授从战争题材的创作谈到当代作家莫言的话剧,又谈到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激发了大家对人类灵魂问题的探讨。刘勇教授表示,文学创作与作家的情感心灵有很大的关联。他将诸多经典代表作品与作者的生命体验进行巧妙融合,生动具体地阐释了这一观点。他富有激情而又理性的分析,深受在座师生的肯定与赞同。

随后刘勇教授表示,把文学独立归为一类,对文学自身的发展并不一定有多大的好处。把文学捆绑在一个固定的类型,龟缩在一个固定的门类,把自身非常复杂、非常丰富、极有个性的文学始终当做一个学科来建设,其实是很有问题的。

4.关于“文学心读”

刘勇教授向大家介绍了前辈学者王景山先生研究鲁迅的专著《心读鲁迅》,又介绍了学者陈思和老师品读《雷雨》产生的新发现,为我们引入了“心读”的概念。心读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是用心读,第二层是用生命体悟读,文学与人的生命感受息息相关。因此刘教授指出,文学永远不会消失。面对未来的出路,我们不必过于焦虑。面对新的形势,我们不能盲目跟风,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除了“心读鲁迅”,他还“心读余华”,以自身的人生经历与生命体悟辨析“血缘与亲缘”的关系,将现实问题、学术研究与人类心灵结合,使讲座在达到高潮。之后,刘勇教授与同学们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互动交流。他鼓励同学们不仅要培养“问题意识”,更要努力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要积累生活经验,关注当下社会,只要能产生解决问题的思考就是一种进步。


最后,人文学院刘红英教授向刘勇教授表达感谢并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刘红英总结道:本次讲座有深度,深入我们的到生命和灵魂;有广度,融合了社会历史哲学多个学科;有高度,从国家发展与学科建设的高度高屋建瓴分析问题;有长度,涉及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方方面面,但点面结合,以鲁迅、余华等勾勒起了现代与当代文学不同时代的作家。刘勇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讲到细节,引导师生研究文学作品时注重生命的体验,对学生、教师和研究者都非常有意义。讲座结束后,学生离席,刘勇教授还与学院领导及青年教师就学科建设与学院发展做了进一步的指导与交流。



     初审:杨紫依  责审:张瑞琪   终审:刘红英



上一条:人文学院举办《我爱我的老师》集中观影活动暨师德警示教育会
下一条:留学生商务汉语专业培养方案修订论证沙龙顺利举行